校务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概况 > 校务公开 > 正文
2014年度学校教育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15-03-03    发布人:

上海市第十中学

2014年度学校教育工作要点

一. 工作宗旨与目标:

2014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将根据黄浦区教育局的总体部署,结合学校发展现状和预期,在黄浦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总体目标下,坚守“笃行勤学”的市十文化,以“阳光市十,和谐校园”为主题,以更如规范、更加公平、更加开放的姿态办学,力求在学校管理、教育质量、课程架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努力发挥我校作为区实验性示范性完中的优势和作用。
关键词: 规范开放 温馨

二. 重点工作与基本思路

Ø 规范管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继续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诚信办学。严格遵守并执行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和行政指令,规范收费,强化各项经费规范管理和合理使用;依照学校章程办学;着力推进校务公开,形成校务会议集体决策、行政会议研究执行、两长会议具体部署、全教大会沟通知晓,教代会民主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的上通下达的格局,力求工作目标明确清晰;管理过程规范透明;评价结果公平公正。

进一步建立高效有序、公正严明的学校行政管理运行机制。完善制度管理,进一步提高现行常规管理制度的合理度和知晓度,以合法、合理、合情的统一,达到最大的认同度。制定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评价制度和岗位聘任制度,同时切实保障各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推行分级管理,各项行政工作职责清晰,落实到人,明确职责和权限,做到“谁分管、谁负责、谁评价”;实施目标管理,根据教育教学的现状和发展预期设定目标,加强科学指导与过程调控,通过对目标的达成度和产生的绩效进行评估,实施对团队和个人相结合的奖励和表彰的制度;加强学校行政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相互间的沟通、协调和配合。

进一步完善德育管理体系,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大德育格局。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德育和实践活动;构建“德育室年级组 --班主任”三级德育管理网络,强化年级组的德育职能,加强年级分层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完善德育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使德育工作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

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保障教学质量的稳中有升。从教学五环节入手,明确常规管理制度,重点对作业的布置、批改和反馈等关键环节做出明确要求和规定,特别加强检查、反馈和指导、跟进;加强随堂听课的力度。要求行政分管领导深入课堂,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现状;逐步建立学生评教制度,经常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使教学更适合于学生学习的需求;逐步推行教考分离的交叉命题和阅卷制度,以保证考试结果的公正和预期目标的达成;加强对考试学科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追踪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数据分析系统,实行基于数据的实证分析和基于分析的教学策略改进的质量管理常规。

规范人事管理和用人制度,尽力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编制内科学设置岗位,规范考核和聘任程序;在实行全员岗位责任制和聘用合同制的基础上,根据绩效考核制,保证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流动机制的实施;逐步建立基于态度、能力和绩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激励制度,加大向教学一线、重点岗位、重大贡献的教师倾斜的力度,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绩效分配原则,

形成促进学校发展的良性机制。

Ø 开放办学,营造“绿色学校生态

弘扬百年市十优秀学校文化,学习践行吴若安校长的教育思想。倡导“思无邪、行必正”的师德风范,以崇尚合作、积极向上的开放心态和健康心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立足“笃行勤学”的校训,鼓励师生以阳光心态,学最好的别人,做更好地自己,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在对比中真正成就最好的自己;在学校环境建设上进一步凸现学校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并结合时代特征,体现出学校发展的核心元素的当代意义。

大力拓展和丰富学生活动的载体和形式。梳理学校原有的学生节庆活动和主题活动,结合培养目标与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吸引各个层面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开放身心,学会交往,建立自信;将学校教育向社会和家庭进一步延伸,建立友好、互动的家庭和社区关系,加大开放力度,创设必要条件,保持学校与家庭、社区间的有效沟通和参与,提高家庭和社区对学校的理解度、认同度。

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需求和多样性选择。 清晰三类课程的目标和定位,实现各类课程间的有机整合,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体现具有市十特色的、初高中能共享的、更注重实践性的、开放型的课程形态;加强德育、学科教学、科研间的互通互融,形成课程开发和实施合力;提升教师的课程理念和开发课程的能力,形成善于开发与实施课程的骨干教师队伍。在原有的优质课程基础上,逐步形成市十的特色课程,最终形成市十的品牌课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学校的课程建设。

加大校内外学习和交流的力度,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校际结对、同课异构、讲座论坛等形式,帮助教师不断拓展视野、更新观念,以激活其思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建立学科校本教学资源库为抓手,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团队建设,鼓励教师间的合作互助、共创共享;搭建开放的平台,鼓励教师主动承担教学开放、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竞赛带教等任务,激发教师的专业追求和发展自觉。

Ø 以人为本,关注师生和谐发展

创建温馨校园。提高人际和谐指数,营造尊重信任,宽松友好的校园氛围,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提高校园安全指数、体质健康指数、成就激励指数等,提升师生对学校认同度和喜欢度;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以学校“社区化”建设的理念,使学校既是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场所,也是休闲和交流的空间;提高教师发展指数,通过整合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和校本培训的“教研训一体化”模式、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班主任队伍、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尝试基于教师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教师职业规划和梯队建设。

创建温馨教室。继续围绕“自主+责任”的德育教育主题,以行为规范和道德素养为抓手,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的明确责任,学会自律,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在日常学习和班级生活中养成良好品行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以平等和关爱的态度了解和对待每一个学生,避免善意的强加,以人性善良之心和符合师德之行给予他们心灵的温暖和成长的自信,使成长由内而外地自然发生;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态势,通过德育管理、课程设置、有效教学、心理教育等在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愿望、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上给予学生更适合的教育和指导,发掘潜能,让学生在学业水平、实践创新能力、生理心理素养等各方面都得到提升,鼓励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创建温馨课堂。研究课程标准,观察研究学生,实施“基于课标、基于学情、基于校本”的适切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分层关注,在夯实双基的基础上,开展“提高学生思维度”的研究,对于基础较好,潜能较大的学生,要形成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学有所长,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采取有针对性地辅导措施,努力使他们学有所获,提高教学的层次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加强学科间的均衡和协调发展,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和分层有效指导来切实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和学习能力,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实施以绿色指标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乐学善思,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并可持续发展。

三. 常规工作与落实

1. 提升学校安全水平。严格执行上海市校园安全的各项制度,形成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立体防范体系;经常开展学校安全风险和隐患的排查和化解工作,完善学校各项安全制度和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加强安全教育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 围绕“卫生、防疫、健康、安全”方针,以卫生防疫和食品、饮水安全为重点,加强学校公共卫生管理,确保学生健康和生命安全。

3. 积极推进学校体育、科技和艺术工作。保证学生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充分挖掘校内外体育活动资源,推进学校艺术、科技的品牌和特色建设,培养学生艺体特长、健康身心和综合素养。

4. 深化教育信息化发展。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信息和资源平台的特色和优势,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运用水平。

5. 加强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区教育局关于经费使用的相关规定,细化预算和支出结构,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6. 创建学校创新试验室,做好学校局部维修和改造工作,

7. 平稳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各项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继续完成教师岗位设置的完善和高中绩效工资改革等工作,进一步做好新教师招聘、岗位聘任等的人事管理工作。

8.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分工职责,继续保持档案工作规范、有序的良好势头。做好校史及校友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9. 根据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和具体要求,规范完成初高三毕业班的各项考试和报名工作、高中一、二年级的学业水平考试工作以及新初中预备年级和高中一年级的招生工作。继续做好学籍管理工作。

10.做好图书馆的管理和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程度,发挥图书馆在学校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达标创优。

11.开展语言文字规范达标创建工作。 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意识和水平,积极申报区语言文字示范校。

12. 做好随班就读学生的管理工作,家庭困难学生的补助工作和习惯偏差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13. 继续做好国防教育、信访、节能、计划生育、双拥、献血、红十字、慰问、帮困及退管会等各项工作。

14. 根据教育局的要求,积极配合、认真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相关工作。

校长室

20142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