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概况 > 校务公开 > 正文
2015年度学校教育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15-03-03    发布人:


上海市第十中学

2015年度学校教育工作要点

一.工作宗旨与目标

2015年学校教育工作将根据黄浦区教育局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黄浦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总体目标,结合学校发展现状和预期,继续秉承“正思、笃行、勤学”的市十文化,以“阳光市十,活力校园”为工作主题,在坚持规范、公平、开放办学的基础上,深化课程改革、强化质量保障、优化评价机制,以育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以特色求发展,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彰显活力 创建特色

二、重点工作与思路

Ø 培养有活力的学生: 责任、自主、勤勉

坚持立德树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质学校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在行为规范、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社区家庭等各方面渗透责任诚信、自律自主、勤学善思等道德素养和学习素养的要求,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努力帮助并确保每个学生在学业成绩上取得进步。依托课程的校本化全面实施和重点推进,以适切的课堂教学实现增效减负,让学生乐学、勤学、善学,学有所成。同时,通过三类课程的统筹协调发展和多样化选择,改善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素养和学习预期。在语文阅读和科学实验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自主探究空间。

大力拓展和丰富学生活动的形式和载体。梳理和盘整原有的学生节庆活动,结合培养目标与学生兴趣,系统架构与整合,丰富内涵,形成特色,吸引各个层面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发现更好的自己。

充分认识社团活动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社团的制度化、规范化、课程化、特色化建设,对社团活动的呈现方式、发展路径以及组织建设进行系统思考,逐步将社团文化建设作为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重要举措,以更好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其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根据《上海市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的实施意见》,开展对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进方式的实践研究,以激发学生潜能,激励学生个性自主发展。实践研究尽力体现评价的校本化和多元化、过程性和发展性,并初步建立起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

认真探索“阳光导师”的运行机制,加强对学生个性化教育指导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关注个案积累以及案例研究。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自救教育,建立和完善心理和安全教育的相关课程,提升师生的识险避险、自救自护的意识和能力。

Ø 成就有活力的教师: 敬业、乐业、专业

引领教师在学校“正思”核心文化和办学理念下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发展愿景,并不断激励教师为达成目标而努力。主导学校内部个人、同伴和组织之间形成以“团结、信任与合作”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关系,构建人文和谐、进取向善的学校文化氛围。继续坚持校务公开、完善考核评价方案,优化工作环境,努力提高校园的安全指数、教师的良好心境指数、成就激励指数和福利待遇。

创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倡导教师个体及团队加强基于提高个人素养的学习和基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通过校本培训和研修、主题教研和备课活动、龙头课题引领和推进、学习分享和交流等平台,以及校学术委员会作用的发挥,形成比较开放的教师互相对话和学习的机制,引领教师从知识型走向智慧型,从单纯的行为方式的转变走向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教育境界的提升。

鼓励并帮助教师科学地了解学生需求,探寻适切的教学实施和改进策略。基于课程标准,在充分了解学情、研究学生、观察学生的基础上,并尽可能为每个学生预设最近发展区的目标,同时给予“顺其性、适其量”的教学和辅导。将创新素养培养要求渗透进各教学环节,继续围绕“4C”课堂的核心元素,特别是“提升思维度”上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并分享和推广研究成果。

指导教师学习和了解市、区两级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重点加强高中相关考试和招生信息研究,准确把握改革方向,有效调整教学实践,提高对学生科学学习和合理选择的针对性指导。引导教师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把握先机,实践创新。

继续加强对学校各层次教师的培养。借市区内名师之力,研究新问题、新对策;发挥学校新一轮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在校内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和带教活动;在中青年教师中发现好苗子,搭建平台,着力培养,评选新一轮校级骨干教师。加强对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将正直无私、敢于创新,有较强自律性和执行力的有为教师提拔到班主任、两长、中层等管理岗位。

Ø 创设有活力的课程:校本、适合、多样

完善符合教育改革方向的、更适合学生需求、并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认真研读新的课程标准,充分理解课程内涵。根据学校特色建设方向和学生特点,统筹和优化三类课程的分类设置、资源配置和内涵渗透,增加学生对各类课程的体验,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最优化选择提供条件。

明确三类课程定位,以“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层次性;拓展型课程多样化、选择性、研究型课程自主化、实践性”为建设导向,丰富课程内涵和内在联系,全面提高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质量,让课程真正能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深化校本特色课程建设,形成以“版画”为先导的学校特色课程群,以及课程核心培养目标和评价指标。加强校本课程的初高联动和优质资源共享,推动初、高中校本“活力”课程的一体化建设。创设在课程上“教师自主研发和创意实施、学生充分选择和自主发展、学校重点扶持和服务保障“的运行机制。

Ø 打造有活力的校园:多元、开放、特色

建立多元化办学的模式。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如校史校友资源、地域人文资源、社会公共资源、协作单位资源以及教师、家长资源,拓宽办学的创新实践途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网络环境下的学校管理精细化、对外宣传丰富化、信息发布即时化、家校沟通个性化的程度,同时致力于多途径、自适应学习系统的建设。

加大开放性办学的力度。建立友好、积极的家庭和社区关系。继续开展参与式家校互动的实践研究,加大开放力度,创设必要条件,鼓励更多的家庭有效参与学校教育,参与学生课程和实践活动;保持学校与家庭、社区间的有效沟通,最大限度地达成双方的理解与合作,实现学校教育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志愿者服务、家庭行动计划等方式将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区,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提高家庭和社区对学校的认同度。

寻求特色化办学的路径。完成新一轮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进一步探索在新形势下,作为区内完中领头羊的百年老校的新的发展增长点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学校教科研的实力和优势,全面启动学校区级重点课题《普通完全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进的校本实践研究》在教育教学各层面的实践和研究,并以课题为龙头,整合学校各项工作。对学校特色建设方向的进一步思考、把握和论证。

三.常规工作与落实

1. 保障校园安全。严格执行上海市校园安全的各项制度,形成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立体防范体系;经常开展学校安全风险和隐患的排查和化解工作,完善学校各项安全制度和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加强安全教育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促进学生健康。围绕“卫生、防疫、健康、安全”方针,以卫生防疫和食品、饮水安全为重点,加强学校公共卫生管理,确保学生健康和生命安全。

3. 积极推进学校体育、科技和艺术工作。保证学生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提高学生体质指数。充分挖掘校内外活动资源,推进学校艺术、科技的品牌和特色建设,培养学生艺体特长、健康身心和综合素养。

4. 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开始学校信息化平台的重新开发和建设。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信息和资源平台的优势,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运用水平。注重数据积累,以数据说话,使之成为学情研究和教育教学决策、改进的依据。

5. 加强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区教育局关于经费使用的相关规定,细化预算和支出结构,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6. 建设学校现代生物工程创新试验室,改善版画创新试验室地条件。做好学校教师办公室的内部环境优化,以及学校局部维修和改造工作。

7. 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结合学校实际,稳妥完成各项人事常规管理工作以及重大改革举措。制定完善与学校绩效工资方案相配套的教师考核和奖励制度,健全教师绩效管理的长效机制。

8.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保持档案工作规范、有序。做好教师个人业务档案的归档,以及学校重大事件和活动的录入、整理和归档工作,让档案更好地为学校管理和教师发展服务。

9. 根据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和具体要求,规范完成初高三毕业班的各项报名和考试工作、高中一、二年级的学业水平考试工作以及新初中预备年级和高中一年级的招生工作。继续做好学籍管理工作。

10. 做好图书馆的管理和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程度,发挥图书馆在学校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1. 开展语言文字规范达标创建工作。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意识和水平,积极申报区语言文字示范校。

12. 做好随班就读学生的管理工作,家庭困难学生的补助工作和习惯偏差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13. 继续做好国防教育、信访、节能、计划生育、双拥、献血、红十字、慰问、帮困及退管会等各项工作。

14. 根据教育局的要求,积极配合、认真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相关工作。

校长室

20152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