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在任其斌副校长和顾海燕教导主任的主持下,我校各学科教研组长,紧密围绕本学期如何有效落实“教学五环节”的核心工作,充分结合组内有关“备课、作业布置、批改”等环节的细致检查与自评,展开了广泛交流与探讨。现将与会的各学科教研组长的交流发言要点摘录如下,以供我们广大教师学习和借鉴:
语文教研组长叶仁光老师提到:语文组教师所撰写的教案中,教学五环节都有所呈现,重点检查的作业布置板块中,教师不仅能根据学生实际布置作业,而且还能将选做题做了一定比例的说明,同时订正、反馈及批阅心得都有所呈现,尤其是高中教师的教案,能将班级的差异化在作业中体现出来同时,也能将作业指导、反馈及批改心得在教案中有所呈现,值得肯定和表扬。
数学教研组长鲁海燕老师提到:数学组教师所撰写的教案目标明确、过程清晰、合理规范,组内最大的亮点是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教师大多采用“第一遍作业及时反馈+订正面批”的作业批改方式,实现“日日清”。
英语教研组长季义新老师提到:英语组教师所撰写的教案,通过认真细致的检查和教师交谈,确认教案真实、可靠,并且写的十分详细,类似教学参考书,看后很感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物理教研组长施连俊老师提到:组内教师经过近年来的合作与共享,现组里教师的教案都已实现了电子化,同时配有PPT。其中,针对高二学业考在备课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能明确复习计划、教学进度,以及作业量的控制,高三自编教案、学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表现,做到及时调整。
生化劳科教研组长吕宁老师提到:教研组由于学科多,所以组内采取了教师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先自行检查评价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教研组长根据自评的亮点与不足再进行检查和交流。其中,高三教案充分体现出了依据学情,从“一模”到“二模”的调整与改变,体现了集体备课的成果,教案细致且有具体要求,教案中过程与方法部分能根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尤其是能依托实验吸引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出重活动设计,学科特点凸显,个别教师仍就采用的是纸质手写教案,新、旧教案不断更新、完善,责任心强,尤其值得肯定和表扬。
政史地教研组长倪芸老师提到:教研组内也是首先采取了教师自查自评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细查,主要表现在,组内教案均实现了电子化、配套课件完善,情况良好,且基本做到了组内资源共享,我组教师的教案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三方面无缺失、遗漏,在教案中,“作业布置”环节因学科特点,有待于进一步总结和归纳整理。
体育教研组长俞敬贤老师提到:体育教研组教师对于教案的撰写,由于多年来受到有关专家的精心指导,教案既科学又规范,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一目了然,不求大,求解决一、二个问题,贴近三维目标,有可操作性。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握恰当,从学情出发有针对性,有细化的过程。教学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色来贯彻“5C”,有分层,有阶梯,有团队合作等手段。备课组的教案统一规范,但也没有墨守成规,随机应变,体现出了每一个教师的教学个性,这是非常可贵的。
艺术教研组长顾萍萍老师提到:依据学科特点,我组教师的教案撰写,重在学生的活动设计,诸如,丰富、多样,以小组为单位,强调学生的参与性等自然也就形成了教案的最大亮点。
信息技术教研组长王文辉老师提到:我组教案已经实现了“五化”,即:标准化、统一化、项目化、个别化、信息化,这对我们实施课堂有效教学,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上海市第十中学教科研室
20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