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讲座是从谈青年毛泽东出发,引发现代青少年在安逸的生活中对立志和成才的深度思考。讲座一开始,陈红娟讲师便向同学们提出这样两个问题——“安逸的生活是否需要立志?你的志向是什么?”
就着这两个问题,陈红娟讲师开始了她的话题。从青年毛泽东入手,向我们讲述了在安逸生活中立志的重要性。其实毛泽东也算是富人之子,从小也是在父母的手心里长大。毛泽东的生活还算安逸,可是为什么他会不屈服于安逸,而选择了去革命、去反抗呢?这再一次让我们陷入了深思。陈红娟讲师讲述了毛泽东“十岁时,反对老师打学生,取得效果”、“十三岁时,公开反对父亲的专制,取得胜利”、“在学堂和家里如饥似渴的读书”、“同情造反的饥民”、“十六岁时,去新式学堂学习自然科学和西学的新科学”、“艰辛求学,投笔从戎”、“如饥似渴自学”、“如饥似渴自学”、“炼其体魄,磨其意志”、广读“无字之书”、“为了革命 三不谈”和他的立志与爱情等激动人心的故事。
整场讲座振奋人心、扣人心弦,让我们在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中深刻体会到了立志和成才的重要性,如今我们都身处在安逸的生活中,有关于立志于成才的想法似乎离我们渐渐遥远了,但一个人是该为志而斗的。让立志将我们的青春、甚至是人生,变得更加清晰明朗。要为我们的梦想从现在开始就准备起来。不在安逸的日子中浑浑度日,要在幸福的日子里为自己打造一片属于自己更为幸福的明天。
高一(1)班
温燕菲 赵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