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青年班主任提升班级管理效能,精准破解初中学段学生行为规范难题,2025年4月28日下午,上海市第十中学“思·锐”班主任研修坊以“学生一日常规要点以及行为规范教育”为主题,开展初中部专题研修活动。副校长朱莲萍、德育主任陈杰、德育副主任薛佳琳出席活动,研修坊初中部全体成员参加活动。活动由预备年级组长宋佳颖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宋佳颖老师立足班主任工作实践,指出“纪律意识淡薄”是当前初中学段学生行为规范的共性短板,亟需青年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强化干预与引导。
随后,常年担任班主任和年级组长的曲嵘老师以“小规则促进大成长”为题,系统分享其建班育人理念,为青年教师提供实操路径。她特别强调,新生入校即需明确“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行为规范要求,并指出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差异显著,唯有通过规则建立信任,以信任促进成长,才能夯实后续教育引导的基础。
曲嵘老师还进一步提出班级管理的“双目标”,即以“快、静、齐”为核心的行为规范目标和“培养灵活的老实人”的育人品质目标。她明确指出,良好班风是学生高效学习与健康成长的基石;在阐释育人目标内涵上,“老实的人”需具备社会公德、责任意识与规则内化能力,是守底线、有担当的公民;“灵活的人”则需兼具适应力、个性特长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实践者。最后,结合学校“一日常规”管理细则,曲嵘老师提出教育引导学生的要点,并强调青年班主任需以“以身作则、公平担当”为准则,将规则意识转化为持续性的教育实践,构建信任型师生关系。
接着,陈杰主任做交流分享。他非常认同曲嵘老师“以规则促成长,以信任筑班风”的建班育人理念,强调班级建设需依托班主任的智慧与辛劳,并呼吁青年班主任积极学习资深教师的实操方略,凝聚班集体力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活动最后,朱莲萍副校长作总结发言。她高度评价“以规则立班,以德性育人”的工作理念,认为其充分彰显了德育的教育性功能。青年教师们需立足班级管理主阵地,以精细化治理赋能德育实践,为学校整体德育体系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感想:
曲嵘老师提出的育人目标——“培养灵活的老实人”令我深受启发。这一目标中,“老实人”非指墨守成规,而是以诚信、守纪为底色;而“灵活”则强调思维跃迁与情境适应力,二者结合既夯实品德根基,又锻造核心素养。同时,她对“进校—进班—课间”等场景的微时段行为规范的要求,让我深刻体会到班级管理的精细化育人之道。以时段为锚点,以规则为杠杆,帮助学生建立时间管理意识和自我约束力,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跨越。今后工作中,我将努力把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始终。
——姚缘
聆听曲嵘老师的班级管理经验后,我对班级日常管理有了新的认识。一是规则筑基,以“明责”促“成习”。在行为规范上,细化场景规则;在卫生管理上,划定“网格化”责任区。二是细节赋能,以“小切口”撬动“大生态”。在着装规范中,将外在约束转化为集体认同;在作业管理中,优化流程节点,激活学生自主性。三是生态共建,以“个性化策略”激活“班集体动能”。结合学情设计规则,适配学生差异;打造“有温度的规则”,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共生型场域”。
——陈辰
参与本次研修活动,我有三大成长收获:一是育人目标锚定。曲嵘老师“培养灵活的老实人”理念以“责任筑基、能力赋能”为内核,让我明晰了教育者的担当。二是管理方法赋能。曲嵘老师的实操体系为青年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可迁移工具。三是青年行动承诺。作为市十一员,我将以请教前辈、管理复盘等方式精进自我,从管理细节入手,让班级成为“德能共生”的成长场域,为学校德育建设添砖加瓦。
——陈纪元
曲嵘老师以“快静齐”为基,“培养灵活的老实人”为核的班级管理实践,让我重构了初中学段班级治理的认知框架。“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班级口令实为“规则筑基+自主赋能”的双向驱动;“灵活的老实人”内涵更让我领悟到“守规则不僵化,有个性不逾矩”的育人真谛。班级管理并非“铁腕镇压”,而是“以规为界,以爱为径”。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让规则意识如春雨润物,既用“标准化动作”夯实行为底线,更以“信任式放手”滋养责任意识。
——张琳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