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模型运动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科技体育项目。该项目既要动手动脑进行研究制作,也需要运动身体,进行水上操作。
航海模型是航海方面各种模型的总称,包括有各种舰船、航海设备、海军武器装备、船厂、船坞、港湾、码头等多种模型。主要是舰船模型。通过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形式,组织人们参加设计、制造和水上操纵各种航海模型,统称航海模型运动。
参加航海模型运动,既能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有利于身心健康,又可获得有关航海与造船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同时还能培养爱好者勇于实践,善于创造的优良品德和工艺技巧。是一项有利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运动。
航海模型运动的特点是科学技术性较强,有理论,有实践,爱好者通过本人亲手制作,以及水上操纵模型按规定航线航行来反映技术水平高低,不受年龄限制,更适合青少年特点。
航海模型的出现几乎与船舶的发展有着同样的历史,自古就有模仿真实船舶做成的各种模型,有工艺品,也有用于科研和船舶实验的模型。在群众中作为一项运动来开展,是近代的事了。
这项运动在欧美国家开展得较早。在欧洲,16世纪就已出现了帆船模型的设计与研究,并陆续出现了帆船模型的比赛。19世纪70年代派生出动力船模型比赛。开始是以俱乐部的形式出现组织活动,20世纪初,各种比赛便逐渐活跃起来。世界上第一次有记载的航海模型比赛是1902年在英国进行的“模型工程师竞速艇竞赛”。
20世纪初期,欧美一些国家陆续建起航海模型或船的模型俱乐部,竞赛活动也逐渐多了起来。随着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航海与造船工业的发展,世界上从事航海模型活动的人也多了起来,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航海模型活动的组织机构,随即,指导模型活动的刊物陆续出现,模型材料的制造厂和销售商也愈来愈多。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更加活跃。欧美一些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几乎每个星期都组织航海模型比赛。随着国际间比赛活动的频繁开展,各项国际组织逐渐建立起来。1920年在英国建立了国际帆船模型比赛协会(IMYRA),1936年改名为现在的国际帆船模型比赛联合会(IMYRU),现有会员国30多个。1949年在美国建立了国际动力艇模型协会(IMPBA),会员主要是北美国家。1959年,奥地利、瑞士、德国和法国发起并创建了世界航海模型联合会(代号是NAVIGA),现有会员国40多个,总部设在奥地利维也纳。从此,航海模型竞赛逐步走向正规,从1960年至1977年,世界航海模型联合会共举办了10届欧洲航海模型锦标赛,从1978年起举办世界锦标赛,第一届世界帆船模型锦标赛,于1978年在意大利米兰市举行,第一届世界动力艇航海模型世界锦标赛于1979年在德国杜伊斯堡举行。到现在已举办了近40次世界锦标赛,各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国。
中国是航海与造船历史悠久的国家,制作航海模型的历史也比较久远。据史学家考证,七千多年前,已有船的模型;在考古挖掘中可以看到保存完美的船舶模型。但这些模型多属工艺观赏品,出自少数工匠之手。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在群众中开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出现的。1953年建立了青岛航海俱乐部,该俱乐部于1954年在青岛举办骨干训练班,在青岛市进行试点,并着重为全国各地培训骨干,逐步向全国推广。1958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航海模型竞赛;以后几乎每年都举办全国比赛,并多次列为全国运动会的比赛或表演项目。1964年成立了中国航海运动协会,至1986年航海模型单独成立协会。中国航海模型运动协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群众体育组织,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是代表中国参加相应的国际组织的惟一合法组织。1980年,世界航海模型联合会接纳中国为会员。中国开始采用世界联合会的竞赛规则组织比赛。从1981年起已派队参加各类世界锦标赛近40次,共获得80余个世界冠军,70多人次打破世界纪录。在这个项目的11项世界纪录中,中国运动员保持着7项最高纪录。1989年,中国成功地举办了第六届世界动力艇锦标赛。航海模型运动已在中国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从1994年起,已连续组织了三次“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比赛,每次都有几十万青少年参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运动改革不断深入,将为更多的人参加航海模型活动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