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班主任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上海市第十中学 吕宁
前言:
进入高三,不经意间我们教师突然感觉到,怎么同学们在学习上表现得那么差,那么不尽人意,考本科从何谈起,尤其作为高三班主任,是班级的引领者,班级的核心人物,此时感受到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大,满脑子都是说不清楚的忧患意识,甚至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或怎么做是有效的、是解决问题的等等。总之,进入高三后,困扰我们班主任的问题太多、太多。
指导思想:
进入了高三,班级学业水平的不断提升是我们班级工作的重点,是核心。但我们班主任还是应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要能明确教育在先,教学在后,教育是教学的强有利保障。即便进入了高三,仍旧不能放松对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反倒应该在已有班级建设水平的基础上,指导班级向内涵发展,进一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一、 第一学期
1、开展班级调研工作
走进教室、走进课任教师办公室,采用走访、交流、与个别对象有目的私谈等方式,深入调研本班级不为自己所知的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结合月考成绩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班级班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考核也应同时纳入所要解决问题中重要的一项,要能自定优秀同学参与班级管理,对不称职的班干部、无示范作用、无为同学服务思想的班干部要坚决给予罢免,因为高三了,班主任更加需要一只无形但却十分有利的手,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更加需要一股正气、一股积极向上、敢于拼搏的精神。
2、强化班级基础学科
各学科中,语、数、外大三门的地位不容置疑,这是由高考形式决定的,也是同学们学好其它加试学科的坚固基石(当然要针对班级同学的实际学习能力情况而定,对大三门基础好的要能放手给加试老师,否则,要能牢牢抓住其在大三门的学习力度)。因此,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该意识,并能对班级同学做出明确的指向,在班级早、午自修时间,力争保证大三门的基础训练。
3、加试学科合理调整
在不断的与加试课任教师的交流基础上,结合自己对同学的学习情况了解,本着对同学考学负责的态度,要不厌其烦地与同学交流,与家长交谈,尽力帮其找出适合选修的科目理由。总之,要尽可能地把握班级同学加试科目选择的合理性。
4、学生高考目标制定
进一步营造班级浓厚的学习气氛,在期中考试后利用班会时间让班级同学们结合自身学习情况自定高考志愿目标,然后在同学们自定的高考志愿目标基础上时时对照,进行目标管理,旨在不断激发同学斗志。
5、协同共进当好参谋
高三的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班级学业水平好坏的关注者;而更加应是班级课任教师这一团队的协同人;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好参谋,要能就教师的要求、学生的要求协调统一。强调两点:一是不能利用班主任之便,随意占用时间大补、特补自身所任学科知识,或是随意加大作业量。这不能表明是对学生的一种负责任态度,搞不好反倒会对其他课任教师的积极性有影响;二是进入高三,个别家长、学生对课任教师的教学,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此时,我们班主任要做到逃避,不含糊其辞,就家长、学生所反映出的一些教师问题,要能正面向家长、学生加以解释、说明,讲清利害关系,协调课任教师、家长、同学三者间的关系,积极参与其中。
6、理清家底科学分类
在班级的前期调研基础上,明确了学生、家长的真实想法后,我们班主任就应在摸清家底的前提下,逐渐形成正确的工作思路,将班级同学按大三门学习能力、考学志向科学分类,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即:将班级同学的加试科目,按文、理分两类;按音、体、美特长分一类;按放弃加试,选择大专专业分一类。
二、 第二学期
1、做好成绩分析工作
进入高考冲刺阶段,各类考核频繁,所以,班主任此时特别要认真做好各类成绩的分析工作,积极参与年级家长会的家、校互动,不断提高学生成绩的分析能力,提高与家长、学生的思想交流能力,同时积极与课任教师交流意见,进一步提高学科教学效果。
2、高考目标分析调整
在认真做好班级各类考核成绩分析工作,并与课任教师交流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同学学习成绩的实际情况,对照当初自定的高考志愿目标,分析其不足、不合理的地方,加以调整。此项工作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带着目标去积极主动地将自己最大精力投入在学习中。
3、心理干预不容忽视
此时,由于高考的日益临近,心理不佳的同学也因考分的高低起伏而表现出喜怒无常,有的同学甚至在学校看不出,但回到家里大肆发泄。所以,家、校联系要保持通畅,这一环节不可或缺,必要时要请心理老师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以使这样的同学尽快从低谷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