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章铭老师的一堂英语课
12月8日,有幸聆听了章铭老师在高一年级上的一堂英语课,“Metroplises”.
这堂课课文文本长,信息量大。对老师的设计提出了要求。章老师对课文文本进行了认真的解读。从图片入手,以听读为手段,在表格的设计上下了一番功夫从而降低阅读难度,让学生能从中受到启发,获得信息。
在课程的引入上,章老师的图片一下扣准要点,清晰呈现,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文化辅助理解并扩大知识面。
在表格的呈现中不难看出,细节突出,框架清晰,对培养学生如何读,读得既快又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是本堂课的亮点,能看出教师知识引领的作用。
总之,在本堂课上,在填表反馈所学所听内容时,老师边教边练,对知识的反馈,对学生的掌握有梳理,有侧重。从教学目标来看,组织的教学活动与形式对目标的达成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文本的解读吻合学生的理解习惯。文章的整体脉络用表格对大意的理解有了很大的启发。多媒体的使用恰当有效,对新旧知识的梳理与检测步骤清晰。小组间的合作,学生个人的朗读组织的较好。
建议在一节课中能更多聚焦某个知识点。如果太多信息量的话,会削弱重点,分散难点。比如老师设想对定语从句的用法有简单的感悟,所以对课文中的几句定语从句试图作些分析。由于这个知识点比较难以一下解决,倒不妨留待下节课处理。如果需要呈现的话,也可以通过复述难句的方法来让学生可以自己找难点,不必直接显示。这样有助于更好的对课堂知识的同步性进行检测。
这堂课给我们听课的老师很多启发,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研究对象,提高课堂效率,使其真正成为让学生喜欢的课堂。
市十中学 苏维奇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