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研专题 > 正文
评课————井向群
发布日期:2010-12-30    发布人:

上一周又听了王沁老师执教的《二阶行列式》,一堂全校展示课,真是太精彩了,上课时的精彩讲解和课上融洽的师生关系等情景,至今还时时地萦绕在脑海里,就连我校刚刚参加工作的生物教师,听完课后兴奋的对我说“这堂课讲得太好了!我全都听明白了,数学真是太奥妙,方程组这样解实在是太简单了……” , 能把听课的老师都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想此堂课的教学效果不必多讲,真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

1、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基础

老师的教学功底非常扎实,大家都知道,一堂好课首先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对学生来说,是能学到东西的课。这节课之后,对三阶行列的应用及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是一个常态下扎实的课,体现在以下几个细节上。第一、老师对课堂常规的把握,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总是调整到积极参与的状态,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老师在新授知识的示范和演示上,非常细致一步步引导,令人佩服。第三、新课结束后,在巩固练习的环节上,又把下一节课的内容埋下了伏笔,这是非常好的细节,虽然很短暂,三分钟不到的时间,但起了很大的作用,唤起学生对应用新知识的欲望,解决新知识的信心,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总之,老师的教学风格非常朴实、亲切,与平时的课堂没有两样,没有一般公开课的做秀之感,这是一堂回归本真、回归自然的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益,这是最成功的一点。在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处理上,采取了知识、方法来源于以前学过的知识和现在的课本,挖掘其深度、广度,符合教学要求.除了讲授知识外,还灌输了很多的数学思想,例如:由特殊到一般、化归于转化、等;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等数学能力,以及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

2、教学设计的优化是上好每一节课的保障

复习引入,从简单问题入手,降低学习起点的难度。引导学生观察公式,发现公式中分子、分母的构造特征,使学生有机会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掌握新知识的内涵。如例1着重检查学生对二阶行列式的运算法则的掌握情况。例2意在二阶行列式的运算法则的逆用,且形式不唯一。用启发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知识,解决公式推导整个过程。分析公式结构,欣赏公式的对称构造,体现了数学结构美。在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又介绍了有关的数学家和数学发展史,如中国古代天元术等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王教师逐步引导,对教学内容进行剪裁、重组和铺垫,构建出在探索结论过程中,侧重于学生能力培养等一系列教学环节,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井向群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