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研专题 > 正文
评课——孙吉凤
发布日期:2010-12-29    发布人:

2010129周四下午,我听了敬业初级中学初三物理教师冯全霞的一堂课,主题是探究电流的磁场,作为区级公开课,整堂课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和理念,从实验出发,探究规律,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动手中理解、再归纳中掌握。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也从中学到很多。

亮点一,课堂中知识点的引出全部是在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基础上得出,把原本很抽象的磁场概念以实物图像的方式展现出来,其间更是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投影仪、实物照片的方式,呈现出动态和静态的实验结果,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磁场的概念,更有利于他们记住不同情况下的磁场分布。通过多角度多方面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同时也在探究中理解和掌握电流的磁场。

亮点二,注重细节。在本节课中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就在于很多细节的把握,比如说在做通电螺线管的实验时,为了说明电流方向对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的影响,教师用箭头的贴纸标注出原本看不到的电流的方向,让学生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便于联系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关系。又如在对导线通电的时候,特意在电路中串接了一个电灯,一方面用它来显示电路通电与否,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电路由于断路造成的实验失败,可谓是一举多得。

亮点三,多媒体制作恰到好处。本节课的ppt制作,不能说华丽,但是的确非常实用,磁场中小磁针的偏转往往是瞬间的图像,虽然效果明显,但是不利于慢慢分析寻找规律,所以,教师很用心的在课前拍下了实验中的静态图片,帮助学生做深入的分析讨论,在每一次实验结束后,教师都能够在ppt上恰到好处的打出静态图像,帮助学生寻找规律,得出结论。

当然,我觉得,如果能够在一开始的新课引入上能够更加多的考虑设置悬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可能会使学生在后续的动手实验和学习中更加热烈的参与到讨论和思考中。

总之,这堂课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让我更多的思考实验对于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意义,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实践探究中习得知识、掌握本领,将思维教育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期人才。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