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所用教材,高一新教材,请
黄:主要内容是牛顿第一定律,这部分内容在初中学过,而且初中课本上描述的内容与高中书上描述的内容一字不差的。所以想这堂课的重点放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上面,强调推理过程和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另一个重点放在对惯性现象的解释上面,学生对固体、液体的惯性比较熟悉,但是对气体的惯性不熟悉。
施:
张士兰:提点不足的地方,⑴气泡实验中的气泡太大,看上去是整个瓶子里都是气体,⑵问题的指向,要明确目标,把问题改为气泡相对于瓶子往哪运动,⑶作气泡实验的时候,最后用实物投影仪,从上往下看气泡,比较明显。
邵良群:气体弹火苗不是很理解,解释得不是很清楚,到底是什么使蜡烛灭掉的呢,怎么联系到惯性,是谁的惯性,这里从运动状态改变到惯性的过渡可以再好好思考一下。可以明确分两个阶段:改变状态,保持惯性。
张仕兰:鸡蛋实验,不果不是放录像,而是自己做的话,可能更具震憾力一些。整堂课的准备是充分的,运动到了各种手段,充分体验了物理学学的规律是以事实为依据的。教给了学生探究的方法。本堂课的亮点是自制教具和实验。
邵:⑴表达清楚,内容丰富,是初中的提升,本节课难在挖掘上,不挖掘的话是就初中简单的重复了。⑵引入不错。结合力和运动的关系,层次突出,转折自然,下了很大功夫的,效果非常好。重难点很清楚。⑶典型的物理方法教育,对物理学实验的得高。⑷手段比较多。没有显枯燥,注意到人文和科学家的教育,同时进行了生命教育。⑸问题的设计很好。⑹有些语言应更准确一结,如:冖物是提还是推。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被引导得出,有没有必要?被引导得出后,应呼应一下,这个结论是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⑻斜面实验的起点改变之后,就看不到倾角越小,滑行的距离越长这个现象了。另外能否想想办法让学生更活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