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霏霏老师执教的《密室日记》一课,给听课者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在课堂中曲老师出色地实践了教师作为一位课堂活动领航者的职责,有效地在这节课中实施了她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她既扬弃了在教学中上学生无条件服从的传统教学派的机械做法,又非一味追觅现代教育派将教师比做围绕太阳转的地球的观念。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从容舒展。
《密室日记》节选于举世闻名的《安妮日记》,节选的文字用细腻的文笔展示了安妮这个花季女孩的美丽心情,直到密室被纳粹发现,一切都将结束时,安妮依然没有放弃心爱的日记,就像她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一般,安妮无法选择生死,但她选择了日记作为自己生命的延续。在曲老师的教学中,一连设置了六个让学生思考的题目。前三则“她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为什么对日记倾诉”“日记中几次提到渴望,反映她怎样的心情”就这样引导学生走进了课文的主题,同时也奠定了整个课堂教学应有的严肃的基调,因此就少了许多公开教学中常见的因一味强调活跃而出现的不自然的“秀”,回归了课堂的本色。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缜密的。因此,这节课进行得很完整,在“说说你和安妮的共同点、不同点”这一教学环节时,给了一个让学生进一步思索文本意义的空间,权作拓展,也不无意义。
如果在课堂中更增添一些音像资料对课文背景的渲染,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更突出对人类追求真善美的精神的颂扬,如果在文本解读中更突出其生活意义高于历史意义,一切会更精彩。
陈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