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研专题 > 正文
一举多得的教学设计——评李菁老师的作文指导课(任其斌)
发布日期:2010-12-27    发布人:

李菁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很有特点,使整节课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气氛,情感对认知的促进作用发挥的极为明显。

第一环节“榜上有名”,表扬6名写的好的学生,立时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第二环节“片段赏析”,展示11位同学的作品片段,并请他们站起来,使课堂气氛更加浓烈;第三环节“复习知识点”,由旧知引入新知“细节描写”;第四环节“出谋划策”,通过四人小组讨论具体修改建议,落实教学重点;第五环节“我笔抒怀”,叙述接班后的心理历程,抒发对学生、家长、班级的复杂情感,现场效果极佳。

这一“我笔抒怀”环节的设计,可谓别具匠心,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至少是一举三得。一得是教、学相谐。教师以学习者的心态尝试写作,并希望得到学生的评价,体现了教师一种平等的教学理念,使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学生易于接受。二得是以身示范。教师的“下水作文”就是一种暗示,老师要求学生做的,老师率先做,而且做得很好,这对学生就是一种正面的引导,比空洞的理论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同时,对听课的老师也是一种示范,写作文与做习题一样,教师不先做一遍,作文指导的效果就会受影响。三得是爱的教育。作文是生活的产物,是作者情感与思想的表达。老师借助这次作文的形式,巧妙传达了自己对这个班级的认识过程,传递出对学生、家长和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尽责尽心的班主任、语老师形象,很是感人!那一刻,学生和所有的听课者都被感动着,我甚至数次流泪,因为我知道“下水文”背后的故事,也知道老师备课所用的心思。

也许,成功的课都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环环相扣,层次清晰。但如老师这般用心利用班级资源创作范文,并巧妙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教学设计,实在是不可多得。

此应为本课最为闪亮的亮色。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