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研专题 > 正文
将创建学生喜欢的课堂进行到底——周济民的评课
发布日期:2010-12-27    发布人:

将创建学生喜欢的课堂进行到底

金玲老师《燃烧与灭火》教学课

对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来说比喜欢教师个人魅力更重要,更具深刻的现实意义。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做人,乃至最高境界是学会学习,可使每个学生有了终身学习的本领。这其中,教师从教学为主体走向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从园丁走向导师;学生才能摆脱教师,摆脱扶持,摆脱拐杖,成为自立自主的个体,才是真正学会学习的人。在这里,就金玲老师的这节课我不能完全展开讨论,择其要点说二点:一、围绕创学生喜欢的课堂这一主题,她能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了非常艺术的境界,其中包括教学内容的创新和配置。这就如一次宴席,菜的丰富和色香味有讲究了,但上菜的顺序也须讲究,使人在前后菜的味道上品尝中,能感到最大的差异就能达到最大的美感和美味的享受。金玲在这点是这节课的最大成功之处,在课的教学进程中。由于精心的设计,调节了教材的内容顺序。按二条线索:由教材课堂实验和创新型实验引路,同时由非常规燃烧,穿插于燃烧概念、条件和灭火概念和条件中,使学生思路开拓、投入专注,喜欢之情溢于言表,从动手动脑到语言的描述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不足之处,有些重点、难点突出不够。就象设计了一桌盛宴,学生很喜欢,很用心。在接连不断的小高潮中,就像一道道美味中,学生学得很开心,但其中有几道大菜,量虽不多,色香味也很好。但其重要性若不能及时点击,学生会忽视。就像一道名菜熊掌上来了,上菜的服务员不告诉你,你未必知道熊掌的特殊性,还会以为是一道肥肉而已。类推课中不足:CO2在镁燃烧中作助燃剂。这一反常的特例,只有活泼的金属如KCaNa才使CO2从通常既不能助燃也不能当燃料的灭火剂身份来了个“华丽的转身”,这里有太多的问题要讲,不可能在这节课上完成,但点击一下,这道菜是“熊掌”的话。我想学生在惊讶之余,会有更深的感触和体验。

周济民

2010.12.06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