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研专题 > 正文
评松江区市级公开课《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李翔评课
发布日期:2010-12-31    发布人:
松江一中《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听课记录及有感——十中李翔

不远万里地从黄浦区赶赴松江一中听取了周慧瑛老师的市公开课,事实证明不枉此行。

以下是个人对周老课程的理解,并记录个人的一些反思。(有出入之处,望老师见谅)

课堂时间大致分为三部分,①遥感基础知识介绍;②遥感判读训练;③遥感运用练习;

第一阶段:教师以遥感产品的特性为基础引入课题

从介绍Google Earth(以下简称GE)开始,利用GE的快速搜索定位功能演示了GE如何快速查看目标地事物,例子包括:2010年3月13~14日F1举办地巴林国际赛车场(حلبة البحرين الدولية‎、世博会主办场地(2009年4月2日卫片影像)、松江一中校园。遥感实例的引入确实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阶段:教师着重于训练学生判读、辨析遥感图片上的各类地理事物

GE中多使用真彩色卫片作为数据源,因此在判读过程中减少了学生的视觉转换难度。但教师通过3个案例的分析来帮助学生总结判读卫片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并且在此过程中较好的采用学生活动形式,帮助学生逐步熟悉卫片的判读技巧。

教师采用的学生活动循序渐进,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Case1: 松江一中校园卫片判读 —— 判读训练由教师引导,共设置5个辨析标的物,分别是A:道路;B、草地绿化区;C、房屋建筑物;D、塑胶地面球场;E、池塘。前3者因卫片中形状明显较易辨析,教师放在第一阶段进行。后两者在卫片上颜色、形状与周边环境差异不大,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清楚ABC三者后利用学生对校园建筑物的方位感来进一步对遥感图像上的地理事物进行辨析,以突出电磁波在不同下垫面物体上的性质差异。

Case2:真彩航片Versus 彩红外航片对比—— 学生在已经接触过自己校园的卫片后,针对不同波段成像航片进行对比分析。虽然在操作过程学生活动进行地较为顺利,而且能体现出团队合作的优势,但此阶段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目标并不太明确,有拼凑教学内容的感觉。

植被

水体

道路

彩红外航片

真彩航片

Case3:遥感图像的详略对比—— 教师选择了不同分辩率的遥感图片,分组活动完成任务单,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到遥感平台不同产生地物详略的差异。但从整个课程的重点上来看,这个章节使用耗时久的学生活动形式并不恰当,占用了后一阶段的宝贵时间。

第三阶段:遥感的应用

此阶段是课程的重点,设计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自己去研究遥感图片,以此得出遥感在实际生活中的利用价值。

教师用列表的方式快速列举了RS在2004年12月26日的印尼海啸对Banda Aceh海岸的侵袭、遥感考古、农业调查等方面的事例,引出RS相对传统地理调查方式的优点。

采用各学生小组自选任务的方式自行研究遥感在地理研究中的具体表现。教师设置的案例有

:1996、1997年 11月15日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分布图

:台风卫星云图动态画面

2009年4月28日5月3日某地的山林火灾分布图

:利用GE研究地震前后的海地首都太子港地区

课堂的最后阶段学生小组的活动是十分成功的,能看出来各个小组的学生能针对自己小组的喜好来共同研究遥感图像上的不同含义。有讨论、有相互协助、有意见交流,应该在课堂上留足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来共同完成。

作为一节地理课,老师做到了节奏张驰适当,应该算得上一节不错的地理课;但是就研讨的主题来说网络的本质稍显不足。因此接下来的网络点评我将针对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反思。

第一:作为一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地理课

教师设计3个环节贯穿课堂前后,从结构上来说是很完美的设计,每个环节都相互衔接。实际效果上来看,学生的课堂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各个学生小组在完成任务单的同时能充分体现小组内的合作意识。

课堂上除最开始遥感技术基础的问题指向不明外,其余问题都指向明确。学生能迅速掌握问题的核心,准确地回答问题。在这点上看得出老师的任务单设计还是煞费苦心的。

而本课的软件基础Google Earth却是我最关心的。自己在上课时曾经尝试过提供GE给学生,但学生在软件操作上存在种种困难,操作上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课堂授课效率。而老师的课上学生早早地来到计算机房在自己的座位上饶有兴致地摆弄着GE,查看各地的卫片。虽然不知道学生的查看是否是随机的行为,但相信课前老师肯定是有制定相应地训练任务,以帮助学生最快速度熟悉GE的各项基本操作。

课程的第二阶段设计里以教师为主体,引导学生逐渐熟悉遥感图片的判读。这样的步骤能较为全面地帮助学生了解遥感图片的性质差异,但鉴于本节课后一阶段的遥感应用资料重在分析图片。因此我认为引导学习部分的案例选择不一定要按照书本上的章节编排,老式的“不同波段航片对比+不同平台对比”结构对现代的卫片来讲已经不太合适了。原理上虽然重要,但现在的卫星遥感平台一般都是多波段制式的,扫描一次可分离出多种用途;高分辩率的遥感卫星更是能精确到分米级(美军事卫星甚至可以达到厘米级),较只航片并无不足之处;配套于激光测距系统,卫片数据还能构造成3D图像,还原地物的真是状态已不在是难事。虽然现阶段成本依然昂贵,除军事用途外民用级别尚难达到,但相信技术地革新这些困难都将突破。

个人认为第二阶段的课堂教学如果能转换为引导学生如何抽取卫片中有效信息会更好一些。例如真彩色和红外彩色航片对比时,在红外航片中植被和水体之间的色彩差异更大,这样能在图像上更方便地找出植被分布区域、水体分布的信息。后一阶段的小组合作中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从给予的信息里挑选出有效信息。

第二:作为基于网络的地理教学

课后的评比上有老师指出这样的一节课在“网络”二字上还做得不够。我想评价应该更全面,“够”还是“不够”应该从两个方面说。

基于网络地地理教学到底是什么?怎样才是“基于网络”的教学?要全面地评价,首先需要在这两个问题上有一个提前基础。

如果“基于网络”需要学生以网络硬件为基础,完全依赖网络的开放性和实时性来学习,那么周老师的课确实“不够”。GE作为Google公司的主打产品之一,很广泛地被民间利用。老师的课堂上也只是在最开始的演示以及最后的部分小组任务里利用到了GE提供的功能。学生活动和主要教学还是遵循以往的传授模式,没有让学生的小组活动充分共享到班级的每个人。

个人认为,基于网络的重点在于利用网络的快捷性将各个小组的活动第一时间共享到其它小组面前。现有的基于服务器的远程操控技术和BBS功能能起到一定的帮助。老师的计算机房应该是可以满足此类演示的。例如,规定GE上的信息获取区域(72°1300″~72°2600W18°2900″~ 18°3600N海地太子港Port-Au-Prince),然后学生各个小组根据教师布置的不同目的分头开始寻找相应的地物分布。任务可以是:哪些地方有军事基地;哪些地方有学校;哪些地方是贫民居民区;……。

项目虽然看似简单,但需要学生充分理解卫片上的地物意义,再对整个地区进行搜索。小组展示者在介绍自己小组的判读结论时,机房网络将介绍者的屏幕即时显示在其它计算机屏幕上。这样用现有最基本的技术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果,就像探索宝藏一样将自己小组的“宝藏”展示给其它成员。

另外一方面,如果网络是指得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学习的话,老师的课堂已经足够“网络”了。利用学生熟识的的校园作为学习资料,GE引学生入“遥感”这扇门有着重要的作用。判读卫片从最熟悉的环境会更加便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在校园里对各个建筑物的空间位置感来大胆判读卫片里面各类形状的影像所代表的意义。从高空俯瞰地物的习惯并不是生而有之的,教师利用校园作为教学资料本身就已经是网络提供的最大资源。况且,GE的动态效果可以帮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学生产生动态的联想以更快理解不同平台的遥感图片具备的差异。

最后一阶段的小组活动中教师设计了查看GE里有关海地太子港的任务,该任务也融入了网络的成分。达到了“足不出户而知千里之外”的效果。

最后,作为老师的同龄人,这节课让我想了很多。听课的内容启发了自己许多,再次感谢周老师牺牲自己大量时间给予大家这样一个机会来共同思考。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