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研专题 > 正文
以学促教 以思践行——上海市第十中学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研讨沙龙
发布日期:2025-04-10    发布人:教导处

为助力见习期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技能,促进教育创新,2025年4月3日中午在学校人文创新实验室举办了以“以学促教 以思践行”为主题的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研讨沙龙活动。学校教导主任吴海霞出席本次活动,参与人员包括青年教师代表和全体见习期教师。本次活动由张树文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张树文老师阐述了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研讨的目的,鼓励见习期教师积极借鉴往届市区教学比赛获奖教师的成功经验,将其融入日常教学实践中,努力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随后,来自物理、英语、音乐、历史等多个学科的青年教师代表分享了他们的参赛经历和教学心得,为见习期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孙吉凤老师回顾了她首次参加教学比赛时的经历,特别提到了最让她紧张的环节以及她是如何克服紧张心态的。她谈到,在初次参与的“萌芽杯”青年教师比赛中,她第一次尝试自主设计课题教案,这个能够自由发挥、创意无限的设计过程让她充分享受了比赛的乐趣。同时,她也鼓励见习期教师要珍惜比赛的机会,享受教学设计的过程,从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陈景妍老师认为,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其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其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紧密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符合大单元教学模式的课堂活动,确保教学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此外,陈老师还特别指出,青年教师应时刻注重自己的讲课姿态,以良好的教态引领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陈正皓老师强调,在以往的模拟教学或课堂教学比赛中,磨课环节至关重要。在与教研组的老师们共同磨课的过程中,能够更准确地发现备课中的不足之处,并依据同组老师的听课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此外,陈老师建议,青年教师不妨邀请不同学科的教师参与听课,因为他们往往能从独特的专业视角出发,为课堂教学提供新颖的见解和宝贵的建议。

李韵旎老师提到,在以往的创新教学实践中,常会遇到教师预设与学生实际反馈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为了更准确地预估学生反馈,教师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以便更好地预判学生可能的反应。同时,教师还应预先设计多套教学方案,以应对学生可能给出的不同反馈,确保教学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当被问及“如果让您给三年前的自己提一个建议,您会说些什么?”这个问题时,陈辰老师不假思索地回答:青年教师应该在备课时撰写完整的逐字稿。这样做不仅能提升课堂的流畅度和连贯性,还能确保教学内容和教学措辞的严谨性。

活动尾声,教导主任吴海霞对曾在教学比赛中获得佳绩的青年教师们给予了赞扬和认可,同时,她对见习期教师在未来教学比赛中能够脱颖而出,取得优异成绩寄予了殷切期望。吴老师还强调,青年教师应虚心向前辈教师请教备课、备赛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不断汲取教学智慧。

此次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不仅为见习期教师搭建了一个“以学促教 以思践行”的宝贵平台,更激发了他们在教育道路上的无限潜能。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青年教师们将带着这份收获与成长,不断飞跃,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华章!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