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开放日> 学校介绍> 办学特色>
弘扬“正思”文化 培育“四实”学子

上海市第十中学有着百余年的办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2011年被命名黄浦区普通完全中学层面上第一所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已形成以“自主责任教育为主体、课程的校本化建设和项目的特色化发展”为“两翼”的学校发展新格局,并在文化传承与发展、行政管理、师资培养、德育、课程与教学、教育科研、信息化建设等均取得明显成效,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以“五育并举”为指导思想,坚持思想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落实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以学校核心文化“正思(价值追求与思维品质)、勤学(学习态度与自主教育)、笃行(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架构,通过深入挖掘区域“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所蕴含的育人资源,建立“多彩学习圈”实践体验版图,重点打造社会实践课程,以设计主题教育课程、融合体验实践活动、联动学科德育为实施载体,完善德育特色课程图谱,逐步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三个系列的育人课程体系。以《深化“自主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项目为载体,提高育人实效。通过开展结合时代背景、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温馨班级,和谐校园”的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内教育生态环境,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园氛围;加强包括学生社团、主题实践、仪式教育等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联手黄浦区区就业促进中心,共同开发了适合初中生的“职业教育进校园”项目,让学生与各行各业的职业精英们面对面交流,体验自己向往的职业,让步入初中校园的学生能树立明确学习的目标、培养学习兴趣,更乐于探索自主发展。

学校紧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学校课程规划不断进行着改进和优化。通过“基础+校本的模块化构建、分科+分层的个性化导学、共班+走班的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化、学业+实践的多元化评价机制”的实施策略,使得学校课程计划更趋科学与合理,充分满足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与发展需求。在注重提升基础型课程学习质量的同时,学校也十分重视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教育科学多样化高中规划课题《市十中学版画校本特色的实施研究》的项目的驱动下,通过两个五年发展规划、近十年的努力实践,形成了《综合版画》、《木刻版画》、《电子版画绘图》、《丝网版画》等不同版种的小型课程群,成为学校具有影响力的特色课程,也成为了区域共享课程及师训课程,版画特色项目在市区层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学校抓住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机遇,在“版画创意实验室”的实践基础上,又申请立项建造了“生物工程体验实验室”和“人文素养培育实验室”,由此形成了 “人文、科创、艺术”三大创新实验室,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以“自主创意”为主题轴的系列特色课程群,培养学生的艺术、科技、人文创意思维,培育学校特色课程。

学校在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开发设置、实施管理、评价指导等方面力求凸显完中优势,探索初高衔接。历经多年不断努力推进,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两类课程教研初高一体,组织并建立起了研(探)究和拓展型课程建设与研发团队,特色课程初高贯通,高中社团也在向初中辐射;优质师资初高共享,打破了学科界限和初高中任教壁垒。最重要的是,转变了课程单一和单向的格局,逐步形成了学校校本课程与学生社团活动融合,研究型课程项目研究与素质教育实践活动整合的大课程发展态势。

学校积极推进全员导师制试点工作,构建全方位育人网络。开展《基于全员导师制试点的思政融合协同育人实践研究》,建立健全学生发展指导和全员导师制度,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关心关注并回应指导学生在理想、心理、学业、生活和生涯等方面的个性化需要。充分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创新优化学校家庭教育指导途径与方式,不断增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主体责任意识和家长的责任意识,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构建家校联系规范专业有效途径,形成教育合力。

    上海市第十中学在“正思、勤学、笃行”学校核心文化的传承中,以“做更好的自己”办学理念为引领下,通过科学管理、校本课程建设、教育教学各类活动开展,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自主精神,关注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

版权所有 上海市第十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永宁街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