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往昔,2024年的校园活动舞台星光熠熠,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不仅赢得了市区媒体的广泛关注,更铸就了学校独树一炽的德育风采。这些熠熠生辉的“新”事,是否在你的心中种下了难忘的种子?现在,让我们一同回顾,细数那些2024年的校园十大新事!
1.奉献爱心篇——市十学子奉献爱心,向地震灾区捐款。
1月29日青年报报道:上海市第十中学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特殊的“爱”的教育课,学校举行了新春义卖会,并将义卖所得善款捐赠给了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区,用于当地灾后重建。
2.红色融创篇——红色融创课程深入开展,讲好红色历史与中国故事。
2月20日青年报报道:开学首日,学校青年教师徐如意带着自己的红色融创课程与学生们见面,为学生深入解读环境问题。9月起红色融创+理想信念宣讲启动,更多班级、同学走上讲堂,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创新美育篇——美术馆里上美术课,创新学生美育途径。
3月12日青年报报道:学校美术教师强静在美术馆里给同学们上起了美术课。这堂主题为《书签设计——纸版画情趣》的美术课上,同学们感受了小小书签带来的生活情趣。
4.协同育人篇——用好社区优势资源,做好家校社协同育人。
学校慧成长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3月20日东方网报道:上海市第十中学、老西门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老西门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大富贵酒楼和黄浦慧成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共同参与,在大富贵酒楼深切感受服务接待当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日常行动中践行雷锋精神。
6月26日教育电视台视频新闻:社区治理“童”参与“小小议事员”又出金点子。市十中学的学生参与老西门街道一街一路街区治理项目。
8月8日教育电视台视频新闻:跟着交警去实践,市十学子化身城市交通“啄木鸟”,参与街区治理。
10月14日黄浦融媒体报道:市十中学同学与老西门街道慧成长公益工作人员、民警、消防、城管以及居委干部开展“圆桌会议”,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社区治理方案。
5.共同成长篇——萌娃花式祝福,回民幼儿园小朋友祝福市十高三学子。
5月26日青年报、上观新闻、新闻晨报周到app报道:上海市第十中学校园里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来自黄浦区回民幼儿园的大班小朋友们。他们在护导老师的带领下,为市十中学的高三哥哥姐姐们,送上了一场特别的“花式”考前祝福。
6.实践育人篇——项目化学习背景下的育人实践,创新德育课程育人实践路径。
6月25日教育电视台视频报道:市十中学建起“病毒博物馆”,徐如意老师设计的初二7班项目化学习活动得到广泛关注。
7.科创育人篇——德育活动内涵不断夯实,在科学教育实施背景下,依托实践、活动、课程,打造市十中学科学教育育人体系。
7月1日教育电视台视频报道:市十学子走进“家门口”的科普站,在暑假首日开启“双碳”行动。
7月8日至7月11日,7月22日至7月25日,市十部分学子分别参加了苏州智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探秘和河海大学全球变暖及水循环课题科学探索。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9月起,学校科学教育类课后服务拓展课程迭代更新。涉及3D打印,机器人,无人机等科学课程,助力同学们素养提升。
8.活动育人篇——依托主题活动,结合重要节日,落实育人目标。
11月7日青年报报道:历时半年,学校初中学生创作了一幅木刻版画长卷,作为学校全年千里江山系列活动之一,市十学子以阅读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为起点,同学们根据小说《千里江山图》创作一幅木刻版画长卷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
9.育人成效篇——学校三全育人架构基本构建,育人成效不断显现。
据不完全统计,学生在学科竞赛、艺术、体育、科技等各个方面共荣获市区奖项163项。其中,“2024年黄浦区新时代好少年(文文明明幸福小使者)再次夺得两项金奖。此外,市区先进班集体及个人也榜上有名。值得一提的是,宋佳颖老师和徐如意老师荣获黄浦区全员导师制工作“优秀导师”称号。
10.场馆研学篇——红色场馆实践深度开展,逐步形成市十中学红色场馆研学路线。
2024年,《馆校实践》周五拓展类课程引领初一学生参观了11个场所,总时长近30小时,覆盖红色场馆、历史文化场馆及科普场馆。学生们在木偶剧团、小桃园清真寺及上图《马克·波罗游记》主题文献展中,领略了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百代小楼、中央特科机关旧址和黄浦区红色文化体验空间“复兴·颂”里,传承了红色基因;通过参观民防科普教育馆,学生的国防观念与民防意识得到增强。在丰富的场馆实践中,市十学子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