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中学课后服务案例
为了全面落实中央“双减”工作,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上海市教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上海市第十中学立足学校内涵底蕴,基于学生需求调研,积极统筹协调各类资源,持续构建丰富多元的课后服务课程,构建起涵盖党史学习、传统文化及非遗传承、科技创新、自然科创、语言艺术、拓展实践、劳动教育等六大类27门课程,逐步形成了资源不断优化、全面自主选择、满足多元发展需求的学校课后服务品牌特色,全力践行“学校尽心、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安心”的课后服务目标,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后服务体验中真正获得素养提升!
一、优化资源配置,夯实课程内涵
学校始终将课后服务课程作为党史学习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优化课程内容设置,强化学生体验学习,在丰富的活动中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一)馆校合作项目化研学,带着“研究”的红色之旅
学校立足课后服务开展场馆研学,打造《上海市第十中学初中社会实践指导手册(课后服务版)》,积极探索学校周边的红色场馆资源,拓展红色研学圈。结合项目化研究开展红色场馆调研实践,在每周五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走进上海各大红色场馆考察,让学生在行走中了解生动的“党史”故事,在课后服务中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牢记使命、承担责任。
课后服务下的馆校合作项目化研学已成为上海市第十中学社会实践的一大特色,相关活动多次得到市区媒体的宣传报道。项目化研学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同学们在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对学校“实践手册”中的红色场馆开展研学活动,通过“实践手册”中的任务单,对场馆进行了深入的探访;中期,结合“实践手册”中设置的课题研究指南,开展课题研究;后期,通过课题研究交流与评价,夯实项目化研学成果。
与此同时,在课后服务中,学生会在学校思政教师的带领下,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专题研习课,结合场馆研学报告与《读本》学习,深化研学背后的理论内涵。
学校在课后服务大框架下,基本形成了“初心之地上海黄浦红色研学”“红色人文行走”“海派红色建筑记忆”“城市之心——上海城市发展寻迹”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课后服务场馆研学活动,使学生们在课后服务中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加深对黄浦红色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的理解。
(二)非遗传承系列课程,真正“可触摸”的非遗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生命底色与文化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每一位青少年的使命与责任。为此,上海市第十中学在课后服务课程中构建起了系列非遗课程,露香园顾绣、海派绒绣、非遗编织、黑白木刻版画、篆刻等课程已在课后服务中持续开展,基本建立市十中学非遗传承课程体系,其课程内容广受学生好评。
学校的非遗传承系列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及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授课,区别于停留在文字中的非遗文化,市十中学的非遗课程强化了学生的体验,针线、绣架、刻刀、印石搬进了课堂,真正让非遗文化可阅读,非遗技艺可触摸。
更特别的是,一些非遗课程不再是男生或女生的专属,例如,在“顾绣”“绒绣”课后服务中,不少男生拿起了针线,在老师的指导下绣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在体验中获得耐心、静心与细致;女生们会在篆刻课程中拿起刻刀,行云流水般的刻出一道道深浅均匀的笔画。这种特别的体验即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素养,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品格。
非遗系列课程的设置,使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美学,使非遗技艺在当下时代的学生群体中得到继承与创新,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了传统非遗文化的精神与内涵。
二、强化自主选择,凸显学生主体
课后服务的宗旨是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多元需求。为此,上海市第十中学课后服务课程采取“全员自主选择+全员走班”的模式,克服学校空间矛盾,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将选择权交给学生。
为了更好做好课后服务课程内容与学生个性化爱好需求之间的匹配,学校将六大类27门课程进行分类,按基础素养及能力要求分为“一类课程”与“二类课程”。“一类课程”主要是对学生基础素养有相对要求的课程,如“舞蹈”“声乐”“计算机音乐创编”“国际融合课程”等;“二类课程”则不设基础要求,如“馆校合作项目化研学”“非遗系列课程”“书法体验”“国画体验”等课程。
学校构建自主选课平台,在选课前期充分通过在线宣讲、公众号推送等对所有课程进行介绍与宣传,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了解课程内容、基础要求,更好匹配学生爱好,更好提升课程的参与感,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真正获得课后服务课程体验。
上海市第十中学始终坚守“正思,笃行,勤学”的校园文化,践行“做更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通过顶层设计优化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自主选择,培育并激发学生潜能。学校将始终动态调研学生、家长需要,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持续打造有特色、有内涵,学生爱上、家长放心的课后服务品牌。
上海市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