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学专题 > 正文
【教学设计】高中语文·五石之瓠
发布日期:2024-03-21    发布人:朱嘉仪

上海市第十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五石之瓠

上海市第十中学  朱嘉仪

一、单元内容分析

1.     单元简介

本单元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本单元包括本单元选择了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论说,包括儒家的《论语》十二章、《大学》一章、《孟子》一章,道家的《老子》四章、《庄子》一章,以及墨家的《墨子·兼爱》篇。可结合以前读过的孔子、孟子、庄子等人的语录或作品,感受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本单元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以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要注意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思考其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感受先秦诸子或雍容或犀利或雄奇或朴拙的论说风格,理解各家论说的方法,领悟其妙处。

2.     单元目标

围绕本单元人文主题“百家争鸣”,教学中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加深理解传统文化。阅读先秦散文是感受诸子不同的论说风格,理解各家论述方法并作评析。注意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和现实意义。从诸子的只言片语中学会准确掌握审题,在发散思维,提炼观点最后撰写相关评析及作文。

1-5课时:第5课《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6-10课时:第6课《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10-11课时:第7课《兼爱》

    12-13课时:针对诸子思想的评析及作文写作

3.     单元结构

思想异同、现实意义

二、教学内容分析

1.     教学内容

本课时《五石之瓠》教学主要内容有庄子预言思想和语言特点。

庄子善于从常人认为没有价值的事物中发现价值。在《五石之瓠》中,惠子仅从日常使用的层面上考虑大葫芦的功用,庄子则超越了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了大葫芦的独特价值。这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表现出庄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阅读时注意体会。

从表达技巧上来说,《庄子》长于借助寓言,婉曲达意,以增强说理的趣味和效果。学习本课,要注意在比较中品味二者不同的论述风格和语言韵味。

2.     地位作用

 

 

三、学生学情分析

1.     学生的相关学习经验

初中学习过庄子相关文章《逍遥游》和《秋水》篇节选

文言文基本阅读能力尚可且有寓言阅读基础

2.学生可能遇到的学习困难

通过比喻和对比的分析,理解庄子对惠子的批评在于其不会“用大”。而“用大”的理论基础由“小大之辩”和“用”这两个概念组成。

“无”可以通过对比理解为庄子的道。我们需要提醒学生警惕文言文语境中的双音节词的概念需要拆分解读。因此,“为”之于“无为”就是“无”的一个表现形式。“逍遥”就是“无为”地“游”。然而,这样的境界也只能作为目标而无法达到。同样,鲲鹏本身也无法实现“逍遥”。

四、教学目标

1 学习文本内容,理解庄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及现实意义(单元学习任务一)

2 分析庄子的文章风格,总结其特点(单元学习任务二)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文本内容和文化知识的掌握,分析梳理叙事结构和文学特点

2、评析文中作者的核心思想,提升思辨能力(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六、教学策略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讲解、问答、讨论和写作等多种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问答式来进行比喻论证部分的教学,因为这种方式相对简单,同时也能够检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对于较为复杂的形而上思考过程,我们首先采用学生相互讨论的形式,然后再进行后续的讲解。这样能够观察学生整体的思维过程,并在他们无法想到的部分进行思维过程的教授。最后,在比较阅读部分,我们采用写作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讲解和问答的过程具体训练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也注重了“写”的教学目的。

七、教学过程设计

1、提出主问题:庄子为什么最后批评惠子有“蓬之心”?

2、学习活动一:阅读文章,分析庄子说理方法并作评析(练习册第5题)即“庄子怎么说的”

主客问答:庄子为主,惠子为客。主为智慧的代表,客为无知或不知的代表。如《赤壁赋》中的苏子与客,《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与文惠君。

大小故事:大故事为五石之瓠,小故事是不龟手之药。通过小故事中比对“不龟手”得百金的小利和作为吴将裂土封地的大用,类比到“五石之瓠”的大用。

语言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比喻论证)言语风趣(宋人的描写)犀利(比较突出,批评直接)

1、  学习活动二:理解庄子和惠子分别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式。即“庄子和惠子怎么想的”

惠子:其“无用”,在于常规的使用方法都都无法满足。

庄子:其“用”,在于打破常规,在于回归并保全它本身的完整性。如《赤壁赋》中造物者之无尽藏,《庖丁解牛》中的因其固然。

2、  学习活动三:理解逍遥游的核心思想(结合初中知识)即“庄子在想什么”

补充材料:《逍遥游》第一则及最后一则寓言

小大之辩:事物大小的格局由其本身客观的存在而收到局限。“小”和“大”的相对是格局和认知上的比较一如高下。应当认清自己的“小”,同时去探求自己的“大”。

无知不知:无知源于自己客观的极限,没有办法探知更高层次的知识。无知是唯一人明确能知的内容;不知在于不去探究知识。对于人来说,唯独能够达到天地宇宙的只有知识。

无为不为:无为是一种境界或者目标,即不伤害本性,不行多余的行为;不为是在明知的前提下,不去达到可以达到的高度。

逍遥游:逍遥是游的状态,是真正的自由。只有物我本体不能改变,依循者物我本体的状态才最接近真自由。

即认识小大和无知,达到无为和逍遥。

5、学习活动四:谈论课文中“无用之用”和“小大之辨”观的现实意义(练习册第7题)即“你怎么想的”

无用之用:“用”是为“我”为了适应“物”而对其他“物”的改造。“无用”是抛开了附加属性后,迷茫且片面的认知。

生活中依旧应当于认识“物我”本体的性质和局限(小大之辨),发挥其本体适当的属性和作用(无为),达到“物我”都能和谐自由的状态(逍遥)。

6、学习小结

1)说了什么:体会并理解庄子的“主客问答”和寓言的形式,感受其深入浅出且风趣犀利

2)想了什么:立足于意象和喻体的分析和比较,理解哲学家文字背后思想的核心

3)怎么去想:代入时代和作者本身,剖析并理解哲学家的思维逻辑,并学会结合时代加以运用

八、课堂学习评价

1、课文及补充材料的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基础)

2、配套练习册,补充《逍遥游》部分内容并理解其核心思想(提升)

3、附加思考题(探究):

1)比对《老子四章》看道家不同代表人物在思想、论述风格和语言韵味的异同(学习提示)

2)比对第5课,比较“儒”“道”两家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和表达方式,体会“百家争鸣”(第二单元导言)

        如:儒道相通之处,都积极对待修身和天性的保有。

4 长作业(探究思考):

假设让第二单元中的先贤能和你跨时空对话。请问你想向他们问什么问题,或者成为谁的弟子?(第二单元导言)

提示:可以从学术思想、教学语言风格、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等角度思考

补充并印发想关人物的史传事迹

5、从《五石之瓠》四章中选取语段,从立意和审题的角度训练作文

 

 

上海市第十中学 教导处

2023.12

分享到:
相关信息